要被日本遗忘的中国“紫砂”茶具

时间: 2020-02-06 12:22 - 来源:金穗紫砂壶网站


日本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的“饮茶史”,作为茶道也为世界所知。与中国茶具的流逸和写意相比,日本的茶具可能具有更加精巧委婉的东方气质。最近,从东瀛游学回来,遇到了有5年日本古董店工作经验的瓷藏家崔绍松,听了他的话,来自异国的陌生技术实际上变得容易熟悉了。

 


和中国人喝茶的习惯不同,日本人喝茶时放釉的瓷壶说:“梁壶少,基本上把手是弯的,浇口都是向左的。”而日本人对中国传统茶器紫砂壶的“冷淡”是崔绍松在国内未曾想到的。崔绍松在访问期间特别关注中国奇珍的日本博物馆从未出现过紫砂壶,作为礼物带给日本朋友的紫砂壶也受到了礼貌的“冷遇”。""日本也有“紫砂”,被称为“朱泥”,颜色鲜艳,但是我去过的日本人没有在这个“朱泥”壶里泡茶的家庭。倒不如说我自己用便宜的1000日元买的。’他说。

 


日本朋友解释不喜欢紫砂壶的原因,解释了不方便清洗保温性差,但崔绍松从中获得了日本技术的排他性。日本的几家皇家窑厂决不受外来影响,想在“九谷”找到中国的要素,比如“龙”是不可能的。’他说这种“保守”在另一个意义上可以视作对传统的坚守。日本的手工艺以小小的研讨会的形式集中在九州等地,受到国家的保护和重视,有着严格有序的传承。""有些家族手艺传男不传女,而且七八十岁还在做工的老艺人比比皆是,他们珍视、守护着自己的‘核心’手艺,因而有许多继承人到了六十岁尚未接收到来自父亲的‘真传’。”崔绍松曾经访问过日本的陶瓷工厂,忙于工作的老师不太想说基本的手续。

 


日本传统手艺中创新不多,如日本茶具传统绘画题材“百人一首”,茶壶里有百个小仓时代人物和他们各自的箴言,百人人物,千字,细微程度等同于微雕刻艺术,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题材在漫长的流传中几乎没有变化。同时日本茶具的精美也令崔绍松感叹不已。“日本有严格的规定。一个茶壶只能配五个茶碗,而一个茶碗至少要在半年内画,所以一套茶具需要两年多的时间,一个接一个地画,而不是粗糙的。按照传统,制作的茶具一般会显示窑厂的名字,“大师之作”中也有艺人的名字落款,“我见过最多的,杯子里有3个名字掉了,弟子中也有把师傅的名字掉在自己面前的人”,因为日本的严格立法,所以绝不会换假名或张冠李戴。

 


但是,崔绍松最令人印象深刻,要说不忘,果然还是日本人处理手艺乃至生活的简朴精神。""大师们,穿着一条老围裙,平凡平凡,甚至难以置信的是,这块国宝来自他们的手。崔绍松曾去过日本皇家窑厂“桔及”观摩,他们烧制的瓷器,不仅是手拉坯的,甚至连机器都还是脚踏的。“坯胎越薄泥料越稀,我曾用卡尺量过,他们的坯胎最多不超过两毫米厚。”日本人有很强的资源保护意识,他们去唐山买粘土,因为他们知道当地资源有限。崔绍松回忆起一个游历景德镇,发现电线杆都是青花瓷,运用资源的“慷慨”,感叹中国人在资源节约意识上与日本人差别很大。